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工作动态 团委新闻 正文

日出扶“商” 振兴有我——治安系社会实践团队赴商河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时间:2023-09-09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团十九大的工作部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日出扶“商”社会实践团队,在依托公安机关基层实践的基础上,以家乡为纽带,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在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进一步赋能乡村发展。

      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看社会寻发展,深入基层了解民生民情,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紧紧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一步普及科学理论、宣讲形势政策、涵育文明乡风、服务群众需求,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追求文明进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耕读兴农 产业为先

       从民生出发,团队走访了当地粮食种植、生产、加工、储存等一系列产业和开发园区,感受乡村蝶变,深入理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义,进一步了解商河农业农村整体规划、产业、人才政策,促进乡村振兴。在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团队成员们先后参观了精量播种展示、精准收获展示、田间管理展示、水肥管理展示、植保无人机飞防展示、智慧化管理展示、生产技术部展示、农业机械展示等内容,示范中心打造技术服务基地、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示范平台等。团队深刻感受到科技发展对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来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民发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粮食颗粒归仓”,不断“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让中国人都能吃上中国粮。

    以文促兴 归雁成行

      在致力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文化振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文化带动产业,用智慧赋能振兴,这是商河县乡村振兴一直努力的方向。商河县张铁匠村因打铁得名,自古享有“家家都有打铁郎”的美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铁匠村的铁丝网编织加工产业十分兴盛,许多技艺高超的村民带着钳子、锤子走南闯北,甚至远赴日本,将他们的手艺带出村庄。

      纯手工打造的锡壶更是远近闻名的铁艺精品,张铁匠锡壶在保留传统工艺基础上,创新拓展壶体造型、用途,既有传统物件的历史典藏价值,又符合新时代群众的审美需求,使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团队调研发现: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科技强基 继往开来

      建设现代化农村,科技是关键,要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不断优化专家结构。商河县政府大力支持引导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由上到下对花卉行业进行合理布局,推动相关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政府主动完善花卉的市场体系,每年开展相关花艺博览会,让本地花卉行业走出去,流通渠道更加通畅,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更加完善。引导建立花卉信息化支撑体系和标准体系,社会化服务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对于花卉的消费意愿也逐步提高。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本地特色产业。结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推行“科技力量+行业部门+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服务模式,围绕良种选育、产品研发、链条延伸等瓶颈难题,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加快成果转化落地。

    组织领导 新企赋能

      龙桑火烧少得利工厂项目在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对于这个商河县首个小作坊进园区的食品加工项目、食品类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2017年企业扩建厂房之处,为缓解当时项目建设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龙桑寺镇与少得利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200万元产业项目扶贫资金,帮助公司购买设备、建设车间。企业将用3年时间,每年拿出8%的收益用于帮扶贫困群众。实施这一举措,全镇将有82户、160名贫困群众通过分红的方式,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此外,“少得利”打造糖酥火烧文化展馆,展馆收集糖酥火烧制作技艺的老物件,用生动立体的方式再现了这项传统项目的制作技艺,与这项传统项目相关的文献资料、历史影像这些珍贵画面也再次走入公众视野。展馆内开辟专门的游客体验区,并积极开展公益研学游活动,并通过传承群体,宣传影像以及培养传承人等方式,弘扬发展糖酥火烧制作技艺。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发展本土企业。本土企业是商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活力源泉,不断延伸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良好的新型政商关系,不断调节生产关系,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东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