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因奋斗而出彩,人生因奉献而升华。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帮助山警学子成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7月25日开始,山东警察学院“金盾学警”志愿服务团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25日上午九点半,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们在济宁市任城区政府参加辅导老师王悦组织的会议,王悦老师在会议上对志愿服务团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并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农村青壮年为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外出务工,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为帮助解决区域内留守儿童的教育不足问题,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引导小学生在青春期学习如何与人进行良好沟通,勇敢表达内心世界,点亮五彩童年,同时增强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学习防溺水常识,志愿服务团要以知识宣讲的形式,为小学生带去青春健康和安全卫生的趣味课堂,为丰富社区小学生学习生活赋能。随后志愿服务团所有成员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成员均无感冒、发热现象,坚持疫情防控原则。
25日至29日,“金盾学警”志愿服务团先后走进李营街道、阜桥街道、南张街道、二十里铺街道的“七彩暑托班”开展送课志愿服务,给小朋友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校园安全”的主题宣讲。看见志愿服务团成员们的到来,小朋友们都表现出了热烈的欢迎,而成员们深入小朋友群体中,很快与小朋友们打成了一片。宣讲人的讲解生动又专业,小朋友们踊跃回答、认真倾听,学到了许多诸如校园活动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之类的校园安全知识。小朋友们热情高涨,就提出的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年纪尚小,但小朋友们十分有想法,并且懂得许多安全常识,他们的发言时常引起阵阵掌声。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宣讲任务的完成,服务团成员们在小朋友们不舍的目光中与他们挥手告别。相信经过在“安全小课堂”上的学习,小朋友们对校园安全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只有拥有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未来的国家栋梁,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在宣讲任务结束之后,29日上午,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们还牵着阜桥街道红星新村社区“七彩暑托班”的小朋友们,走进了任城区文化馆学习非遗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小朋友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除了“七彩暑托班”,其实因为家庭原因不能拥有一个良好学习环境的小朋友,还能获得另一种帮助—“希望小屋”。28日,“金盾学警”志愿服务团前往了孟庄村和李堂村的“希望小屋”拜访受到帮助的小朋友。他们为小朋友们带去了书包、铅笔盒、本子等文具和一副乒乓球拍,希望小朋友们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希望小屋”成为了很多学生、众多家庭的希望,为许多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理想的基础,点亮了他们的学习之路。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青少年的可塑性非常强,是接受新鲜事物和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及环境影响能有效地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志愿服务团致力于引导少年建立健全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有健康体魄的同时更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26日上午,志愿服务团来到了济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在参观完戒毒人员平时生活的区域,对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成员们还听了干警李岩松关于“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主题宣讲。成员们收获颇多,对禁毒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一栋栋干净整洁的蓝灰大楼里,有着被毒品摧残的羸弱身躯,与向往光明生活的心。国家给了那些误入歧途的人一个机会,帮助他们脱离那片黑暗,重回光明的路,希望他们可以戒掉毒品、远离毒品,在接受应有的惩罚后,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广大学生积极返乡,就近就便开展符合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特征、满足时代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建功的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